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唐的玩家们 > 第五十一章 风云聚巴蜀

第五十一章 风云聚巴蜀(1/2)

目录

十一月十一日,这个对雷长夜来说记忆深刻的日子,成为了蜀武盟开盟的大日子,同时也是闪金镇的开镇日。

这一天,蜀山派的五宗宗主和八千弟子,整个巴蜀的豪门巨贾,有头有脸的门派武馆,还有七里八乡的百姓和好事者全都聚集到了被装饰一新的闪金镇。

武盟的开盟大典盛况空前,巴蜀几乎全部的世家和门派武馆都送来了贺礼。五宗宗主更是坐镇三脚金蟾楼,大大地壮了蜀武盟的声威。

雷长夜作为蜀武盟的坛主,当场宣布了闯关胜利者名单。

宣锦、紫馨、毕一珂、东方朔、汪芒和宣秀这六个首通十五阴将阵的蜀山弟子当之无愧,成为了获奖第一梯队。

蜀山各宗顶尖的三品弟子借鉴了他们的阵法,也相继通关,成为了获奖的第二梯队。

还有一批各路江湖上成名的人物,虽然品阶早就已经到了四品,但还是兴冲冲地相约破阵,就是想要看看蜀武盟的法宝是个什么东西。

雷长夜一视同仁,向每个人都颁发了五百文的任务辅金,以及一枚蜀来宝。并向所有人公布了蜀武盟第一个悬红任务。

川中嘉州到渝州的长江水道,本来是从西川到东川,然后通过长江水运出川的重要水道。但是在最近几年,江上盗匪横行,其中以横江盗最为嚣张,连川西藩镇的漕运都敢打劫。

凡是出川的富豪,就没有几个没被横江盗骚扰过的。横江盗分为几个江段,川西横江盗只是横江盗支系,专门骚扰川西,而横江盗的老巢则在梓州附近,在培江扎下水寨,阻碍漕运,杀伤商旅,是川东大害。

剑南川东节度使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不派兵征讨,令横江盗持续坐大。现如今寨中四大寨主,每一个都以魔入道,成了气候,在大唐诸道名声响亮。

但是绿林盗匪和大唐传统的黑道帮会完全不同,属于不可控的法外狂徒。就算是巴山帮和横江盗都属于黑道,但是互相之间也是水火不同炉。

巴山帮护送的漕运,被横江盗打劫得最多。幸好,川西横江盗实力较弱,余怀仁还能靠一帮和他一起上过战场的老兄弟镇住长江水面。

但是他对于横江盗的嚣张,也是怀恨已久。

所以,雷长夜悬红任务的首个目标就是横行在川西嘉州到渝州水段的川西横江盗。

这些都是三品不到的小盗匪,完全就是让蜀山弟子活动拳脚,捞点行走江湖的资本和经验。

凡是能闯过十五阴将阵的人,打这些江盗,应该没有问题。

而且,雷长夜放出这个悬赏,可不是单单为了对付这些川西横江盗。

他根据巴山帮在江湖上搜集的情报分析,川东节度使谷东泰和横江盗很可能有勾结。

谷东泰可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节度使。自从在梓州发迹以来,他的方镇幕府之内光是虞侯就有几十位,都是江湖中有数的高手。川东方镇都指挥使更是一位神秘莫测的武将,传说品阶已经达到小六品,足以独霸一方。

谷东泰本身的家族谷家也是高手如云,在川东实力雄厚,不少族中子弟入了军伍,组成了川东幕府的后院兵。

川东的牙兵总数达到万人,全部被如狼似虎的幕府虞侯控制。川东十一州的刺史都是由幕府虞侯兼任,朝廷的旨意根本下达不到地方。

若不是牙兵眷恋故土,不肯远行,谷东泰怕是早就开始东征西讨了。

想要维持这样一股强大的军事存在,谷东泰除了在川东大力发展商业,并对当地农户残忍盘剥之外,他还需要另外搞点创收。

横江盗可以说是和他一拍即合,被他当成捞钱的手段是最合理的猜测。

谷东泰虽然贪、狠、阴、毒,但是他毕竟是朝廷承认的节度使,所以在江湖黑道中拥有极高的地位,而且舍得花钱,在江湖上结交了不少堪称绝世的黑道名家。

雷长夜之所以打横江盗的主意,就是想要利用谷东泰的关系,引一条大鱼来闪金镇,打响蜀武盟名号。

雷长夜的悬红一发,所有闯关揭榜的江湖人物,凡是抓捕了横江盗成员五人以上,或者一名小头目以上者,就可以有两贯钱的悬红,而且还能获赠一枚造型奇特的符箓。

拿到奖励的闯关者们喜笑颜开地数着手中的铜钱,同时对着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蜀来宝左看右看,犹如一群好奇宝宝。

“各位,让我来给大家演示一下蜀来宝的使用方法。”雷长夜看到大家都已经开始关注蜀来宝,立刻抓紧时间来宣传这个法宝。

他的话一出口,不但闯关者们兴致勃勃地支起耳朵,武盟主厅内所有看热闹的人们都安静了下来,眼巴巴地望向雷长夜。

这可是蜀山法宝啊,就算是人间富豪,一辈子能看见几个法宝?

“各位,这个法宝必须靠一种符箓来启动,这个符箓就是在下自创的符箓——天雷符!”雷长夜把一枚符箓举得高高的。他当然不敢说是改良电池符,生怕被大玩家们认破他穿越者的身份。

这是他根据电池符略作修改的符箓,将符腹上加了极难破译的限制,更名为天雷符。

这个天雷符并非像电池符一样与各种符箓通用,而是只能用于蜀来宝。同时,雷长夜模糊了蓄电池的画法,以免暴露身份。

为了保住电池符和天雷符的秘密,雷长夜还另外画了一种更简易的电烛符。

如今所有长夜牌社内用的电烛灯,都是被这种电烛符充电了。这样也省得被人拆开电烛灯,偷走电烛符来充电蜀来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