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解救日本人(1/2)
马不停蹄,两天后等铁器厂凑足20口铁锅30个铁矛头以后,思乡号带着咸鱼,粗盐,木碗等贸易品又乘风破浪去往入海口村寨了,这次把“剔熊大师”那山程带上了,他们家是黑龙江的少数民族,这边离黑龙江近,也有可能交流。
因为这次是侧逆风,所以,直到第二天的上午才到达入海口村寨。
这次村寨的人发现他们来了没有慌乱,就几个人划着桦皮船来到船边上,头人老头也过来看货物,日本人过来担任翻译,这一次他们直接就是看铁器,王启山拿出一个铁锅和一个矛头交给头人看,头人看了惊喜不已,催促日本人交易,但这次王启山以毛皮上次没卖出去,不想多换毛皮为由,就拿三口锅十个矛头交换十张貂皮。
正好那山程在旁边,听头人说话有黑龙江那边郝哲族的音调,正好他懂点,就连说带比划的和头人交流起来,那山程说海西那边皮子更好更便宜,不想和他换了,除非他有牲畜。头人一听就不干了,非得多换点,双方僵持不下,最后那山程妥协,说现在他们没人干活,想换点人,就换那几个日本人回去当牛马干活。
头人想一想有些意动,狮子大开口五个人要十口锅,但那山程不同意,咬死就给五口锅。头人同意了,但最后临时变卦,多要了两个矛头。
交换信息传出后,村里的有些人意动了,上次穿皮甲的一个壮汉划船过来,非要卖给社团一个女人和两个半大孩子,原来这个女人因为两村冲突被抢过来的,这个女带两孩子,成为男人的战利品,当老婆一年多了,生不出孩子,不想要了。那山程连连摇头,最后架不住死缠烂打,以一口锅的价格换了。
完事那山程告诉他们,以后跟别的村干仗,抓到的人别打死了,统统可以换锅。
离开入海口村寨之后,赵鑫决定到海对面看看,大部分的货物没有换出去呢,只是船上多了八个人,有点挤。
到对岸是切风过去,这是思乡号第一次跨海峡航行也不敢太快,不过还好,海峡里没什么风浪。第二天的上午就看见陆地了,
思乡号沿着海岸线慢慢寻找,赵鑫一路上记录坐标,规划航线。没过多久就发现一个河流入海口。
赵鑫命令船只小心测量水深,沿着主航道往上游走了大概不到半天就发现一个村落,村落的看见船到不是很惊慌,可能他们习以为常了。
船停在栈桥100米的地方,有人划着桦皮船过来了,那大翻译官马上打招呼,这里可是离他们家乡挺近了。
他们对船上所有的货物都感兴趣,盐和咸鱼也不例外,也是,这里离外海很远了,他们吃的盐也要从外面买。那个联络官欣喜的让他们把船向栈桥靠过去,赵鑫犹豫了一下,看周围也不像有重型武器的样子。就让船靠过去了,但留了一手,让司马谦把装了弹的灭火炮带到甲板上。其他几位船员拿着火铳站在船舷边。
船靠岸以后,只见村寨里一大群男人带着刀箭就冲过来,司马谦不想伤人,不紧不慢的把灭火炮口对准栈桥边的一个装着狗的笼子,点火,只见“轰”的一声,狗笼子四分五裂,鸽子蛋大的石子砸在地上激起大片大片的烟尘,里面的恶狗大卸八块,狗血四处崩散,竟然把扬起的烟尘染出粉红色,是要多惨有多惨。看见这一幕,这群人齐刷刷站住,楞了一下,又哄的一下回去了。
过了不一会儿头人又带着同样的一帮人拉着货物出来做生意来了,真是让船员们哭笑不得。
在灭火炮口的注视下,就在栈桥上摆开了地摊:他们多数人竟然对盐和咸鱼感兴趣。赵鑫惊喜的看到,这些在入海口村寨不值钱的货物在这里竟然能换珍贵的毛皮。
头人过来套近乎,说他叫根特尔,还问那山程是从哪里过来的,还有刚才那个大铳卖不卖,那山程鄙夷的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把那个叫高桥秀家的日本人拉了过来说了几句日本话,意思是从日本来的大商人,过来收毛皮,如果有奴隶的话也可以买几个,牲畜也行。
最后,竟然从头人哪里用十口铁锅和剩余所有的枪头,还有100个木碗换了两个抓来的奴隶和。。。两匹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