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山贼来了(1/1)
时间就这么一点点的过去。石苇白天放牧,和白诺诺一起经营百梦园,晚上努力修炼《御水篇》的口诀,生活倒是逍遥自在。木屋旁边新起了两个用秸秆围成的粮仓,里面装满了粮食,药田里的药材也长出了两茬,被采摘、晒干,准备换钱。最让石苇高兴的是,那几个鸭雏长大后,竟然开始下蛋,石苇特意到镇上买了一个坛子,腌起了鸭蛋。
白诺诺女主人的姿态摆得很足,木屋里虽然放了两张床,但石苇从来没去睡过,白诺诺讲了,女儿家的闺房是不准男人进的,成了亲也不准,除了送菜送饭,石苇只能待在屋外,反正百梦园地方够大,拘束不着他。石苇也听话,在把陈秀才那番理论想了一遍后,居然觉得白诺诺说得大有道理,于是样样照做了。有时候,人与人的相处不看时间长短,只看有没有感觉,石苇就是这样,他的内心对白诺诺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一天见不到她,也会牵肠挂肚地想着。每天早晨,白诺诺都要拿着一面小镜子到河边梳妆,一边梳头,一边喊石苇准备早餐,然后吩咐石苇干这干那,就算再小的一件事,都要把石苇从屋里折腾到屋外,有时候甚至走了一半,又改主意了。石苇只顾乐呵呵地干活儿,心里生不起丝毫的怨念,似乎被白诺诺这样使唤是理所应当的。白诺诺很容易生气,有时候甚至一点不如意就哭鼻子,石苇嘴笨,哄不好,只有挨骂的份儿。但他就这么无条件地信任她,宠着她,从不问起她的过去,也不会反对她的要求,事实上,无论嘴上还是心里,石苇连一个疑问也不曾有过。“这就是夫妻吧!”石苇如此想。
转眼冬天到了,石苇也终于等到了赚钱的机会。给牛羊上了最后一层膘,石苇开始囤积草料,待大雪封山便将牛羊入圈,留在府里打杂。因距府城较远,刘府总是提前准备年货,石苇年纪也不小了,小四就向卢管事借了来,帮忙去府城运货。石苇总算见识了一下府城的繁华,但他也没忘找个机会,偷偷溜出去卖掉一些粮食和草药,又按照白诺诺提供的清单,买了衣服、发钗和点心。
按照惯例,石苇把银子连同东西一齐交给白诺诺,却惹得媳妇跳脚。两千斤麦子,上百株草药,一共才得了10两银子,除去买东西,只剩8两,白诺诺又拿出一把小刀,在七八块碎银子上挨个儿猛刮,居然刮出了两个铜疙瘩。
石苇满面羞愧,红着脸冲出门,一溜烟儿逃跑了。这是他最后的反抗方式。
府城的事忙完了,石苇跟着运送年货的队伍返回。往年的这个时候,穷人们都要围在镇口,看看刘府的年货有什么新花样儿,这些东西当然轮不到他们用,围观只是为了过一过眼瘾,再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而今年,镇口连半个人影都看不见,整个松树沟镇安静得有些过分,远远看去,这里与一幅画的区别仅是纷纷落下的雪花。
这几天,白诺诺一直气呼呼的,对石苇没有好脸,石苇自知做错了事,也老鼠见猫似得不待见自己,整天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然而,石苇的情绪马上得到了宣泄,因为红腿死了,死因是被山贼抓去打了牙祭。这天下午,石苇破天荒地没回木屋报道,他趴在院里的雪地上,搂着狗食盆子嚎啕大哭。
红腿的不幸只是松树沟镇现状的一个缩影。就在石苇他们回来的前两天,松树沟镇遭到了山贼的洗劫,他们趁夜摸进镇子,堵住各处出口,然后挨家挨户的抢掠。听李大婶说,山贼有上百号人,骑着马,手提着大刀或者扎枪,个个剃着秃头,狰狞凶恶。他们挨家挨户的走,每到一户都要报一句柳子(山头和字号),然后将一家老小拉出来,再搜屋里的东西,整整一夜,搞得镇上鸡飞狗跳,不得安生。
事实上,石苇和大多数山民一样,并不怎么惧怕山贼,因为山贼即便抢掠,也会被所谓的江湖道义束缚,不会随意杀人。这伙山贼常年盘踞虎头山,外号叫秃头帮,他们人多势众,下山抢掠却严守着很多规矩:遇到穷人,粮米留一半;遇到富户,索银千两;巨富之家,烧正堂,掳人质两名;遇赤贫者,赠钱十文...像石苇这样的人,遇到山贼是要给赏钱的,李大娘家也一样,没有粮食也没有钱,倒多了几十文的收入。相反,镇上的刘扒皮、孙员外、古员外等人虽然万分不舍,最终却还是乖乖交出纹银千两保命。山贼虽然恪守道义,但有两样例外,一是对牲畜,无论鸡鸭鹅狗,他们都视为无主之物,所过之处可谓鸡犬不留,红腿就是受害者之一;再就是对公人衙役,官匪势不两立,遇到了便是你死我活,镇上的四个捕快都被山贼砍掉脑袋,将尸体用杆子挑起来,挂在街上。
uu更新%最_!快上|u酷匠#n网=
山贼走前,特意将镇长叫来,让镇上的富户准备好年礼,“相约”年前再见。富户们坐不住了,尤其是刘扒皮,平时一个铜板都要斤斤计较的他,刚刚承受了天价的损失,又听到山贼再次上门的消息,作为富户,一旦被山贼盯上,不弄得倾家荡产根本没完。闻此噩耗,刘扒皮当场晕了过去,如果不是赵郎中妙手回春,满院子的红灯笼就要换成白灯笼了。
几个富户同仇敌忾,决定誓死不向山贼低头,他们开始联合被抢了粮食的富裕农户,将家丁、奴仆集中在一起,围着镇子修建石墙,就连石苇也被拖去搬运石头。镇子上虽然有贫有富,平时关系不算融洽,但世代相传的宗族、乡邻观念极重,生死关头,大家一呼百应,全镇的青壮劳力都行动起来,垒砌石墙,修筑垛口,猎户们纷纷赶制弓箭投枪,教授武艺,准备和山贼拼命。
与此同时,大家还共同凑了500两银子找上陈秀才。陈秀才当年求学的时候,曾经在府城的官学读过书,而现在的玉州府尹朱大人,当年正在那里做提学。这层不咸不淡的师生之谊是眼下唯一可以攀上的关系,陈秀才踟蹰半晌,终是挨不过相邻的苦求,只好硬着头皮准备了拜帖,连夜赶去府城求援了。
-------------------------------------------------------四天后,陈秀才回到镇上,身后只跟着三人三骑。大家伸长了脖子,也没望见剿匪的官军,于是将四人团团围住,争着询问缘由。
据陈秀才讲,府尹朱大人倒是勉强见了他一面,但只是碍于师生情分,走个过场罢了。朱大人听陈秀才说明来意,得知只是杀几个捕快,抢些财物的小事,于是兴趣缺缺,便吩咐府中刘管家酌情办理。刘管家听说陈秀才是松树沟镇来的,不免与他攀谈几句,问东问西,但陈秀才始终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许久,刘管家才想起朱大人交代的事,于是收了银子,将他弟弟唤来,吩咐料理此事。这刘管家的弟弟刘正天是玉州府四大帮会之一——白龙会的帮主,是江湖上的风云人物,为人豪爽义气,听说仅是区区山贼,便拍胸腹打了包票,立即派遣帮中一位王护法,带人前去。
这位王护法身体单薄,细眉细眼,面皮白净,与陈秀才站在一起,就像两个读书人,他带来的两个随从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脸上稚气未脱,分明是两个未长大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帮手,镇上的人虽然客客气气,却没一个人相信他们能打退山贼,就连陈秀才自己也一副底气不足的样子。于是垒墙的照旧垒墙,练武的继续练武,大家仍然在做拼命的准备。王护法也没有分辨,只是在镇上的酒楼住下,静等山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