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一节 商行(2/2)
……
虎族,裂爪部领地,沅水城。
用文明时代的标准来看,这座城市规模不大,居民数量刚过七万。
砖石结构的城墙非常坚固,也彰显出虎族强大的经济实力。马匹交易历来是虎族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他们做了千百年这种生意,从中得到了令人羡慕的丰厚利润。
冬神不会对任何人给予优待,寒冷在该来的时候笼罩着整个大地。人们在风雪中奔走,路上行人一直不多,脚印很快被大雪掩盖。
百人首长兴紧了紧身上的皮袍,看了一眼门框外面阴沉沉的天空,抬脚走了出去。
半年前,沅水城里出现了一家名为“盛兴隆”的商行。
在这个野蛮的世界里做生意,比文明时代简单得多。没有繁琐的工商注册手续,也没有各种需要复印的文件,只要在城市管理部门备案,按时交纳税金就行。
长兴走进“盛兴隆”店门的时候,看到里面密密麻麻挤满了人。
“给我来五十公斤泥炭,快点儿。”
“我说,都等了大半天了,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
“喂,前边的那个别插队啊!说的就是你,装什么装,赶紧给老子滚出来,老老实实上后面跟着,再敢插队信不信老子一刀活劈了你?”
多达上百人的长队,从店内一直排到店外。
看到这一幕,长兴不由得面露苦笑,缓缓摇头。
在沅水城,“百人首”的权力远不如小规模村寨那么大。这城里光是“千人首”就有好几十个,更有几位手握大权的“万人首”。
长兴的身份要特殊一些,他是专管商业的官员。按照虎王颁布的相关条令,虎族领地内的城市进行框架式区域划分,那是相当于在城市平面图上勾画九宫格的做法。长兴的管辖权限恰好位于这个区,平时负责收税,调解商业纠纷,按照月份将收上来的钱和物资进行清点,然后运往城主府,仅此而已。
沅水城附近地势开阔,只有几道起起伏伏的丘陵。周围的树林早已砍伐一空,虽说有很多荒草可以利用,日常烧柴却得从别处运来。好在木柴这种东西到处都是,只要愿意花力气砍树就行。沅水城的虎族人在燃料方面支出不大,周边的小部族和村寨很愿意做这种生意。
今年的情况有些不同。
“盛兴隆”商行从入冬的时候就卖起了泥炭。
长兴亲自体验过这东西的好处:燃烧的时候不会产生烟雾,可以直接在屋里烧了取暖。烧尽以后的泥炭灰烬不多,清运起来也很方便。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儿很耐烧,一块泥炭的燃烧时间相当于同等体积五至七倍的木柴。
狮王正在全面推动整个蛮族的货币化改革,虎族作为与狮族领地接壤的亲密盟友,自然是全盘接受。但并非所有部族都赞成使用金属货币,因此沅水城里的商业贸易仍然夹杂着相当部分的以货易货。
长兴知道“盛兴隆”的老板叫做祖木,是个牛族人。
这些事情在商行筹建申报的时候就必须通过审核,谁也无法作伪。
说起来,泥炭的确要比木柴好用。更重要的是价格便宜。按照五口之家每天的正常消耗用下来,专烧泥炭的花费只相当于木柴的三分之二。
入冬以来,“盛兴隆”的生意越做越大了。
他们现在垄断了长兴管辖这个区的所有燃料供应。
作为百人首,长兴很是尽职。他向上面报告过这件事,得到的答复却是不置可否。其实站在更高的位置向下俯瞰,这件事情没什么大不了。沅水城分为九个区,一个牛族商行就算垄断更多的区域燃料供应也很正常。只要是人就得吃饭,就不可避免要烧水烤肉,何况泥炭的好处大家都看在眼里。木柴虽然便宜,又是附近好几个虎族村寨赖以谋生的行当,可那些村民实在狡猾,他们为了卖更多的钱,往往会把木柴在水里浸泡,然后烘干表面,这样就能称出更多重量。
湿漉漉的柴火很难烧。包括长兴在内,很多主管商业的官员都收到过类似的投诉。
相比之下,按时交税,从不在货物上偷奸耍滑的“盛兴隆”,简直就是业界的良心和标杆。
也难怪人家生意越做越大,越来越红火。
看着眼前排成长龙的人群,长兴犹豫着没有上前。
家里的燃料不多了,上次买回去的泥炭只剩下寥寥几块,可是看现在这样子,等排到自己,至少还得一个多钟头。
“嘿,这不是长兴兄弟嘛,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说一声?”
一个惊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长兴转身一看,是“盛兴隆”的老板祖木。
这是个脸上随时洋溢着微笑的年轻人。他身材高大,有着宽厚的肩膀,面部线条从颧骨以下就变得浑圆,而不是常见的三角形削尖。这让他看起来显得可爱,虽不胖,却天生有着双层下巴线。
祖木属于那种自来熟的性子,去官署里办过事,见过长兴,随便聊了几句,当时就开始称兄道弟。
长兴性子有些严谨,多少不太适应。他干笑着回应道:“……我……过来随便看看。”
祖木眼里闪烁着精明的目光。周围人多,他拉着长兴走到人少的僻静角落,笑着问:“长兴大哥要买泥炭?”
就这么直接问道了重点,长兴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下意识“哦”了一声,点点头,就没了下文。
“要泥炭跟我说一声就是,根本用不着你大老远自己跑一趟。”祖木嗔怪着埋怨了几句:“要多少?两百斤够不够?”
长兴迟疑着没有回答,他转过头,看着远处正在排队的那些人:“这个……不太好吧!我看大家都在排队……”
“管他们干什么?”祖木直接打断他的话:“长兴兄弟你又不是外人,排什么队啊!这样,我现在派人去后面装泥炭,直接送到你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