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担当是个什么东西(1/2)
邵太后过世两天后,朝会重开,众大臣一身缟素入朝。
即便很多人不情不愿,也明白邵太后到底是以皇太后身份过世,当初跟小皇帝争大礼,就没往邵太后身上发力,毕竟邵太后是皇帝的贵妃,祖母凭孙子贵,当上了皇太后,从法理上来说也说得过去。
但就是在安葬于何处的问题上,众大臣不会退让。
朱四丝毫也不客气,一来就问询众大臣,有关邵太后葬在何地的问题。
蒋冕出列道:「陛下,已问过钦天监,及懂阴阳术术之方家,定陵以北,有橡子岭,地势高敞,适合太皇太后卜葬。」
蒋冕的话音落下,在的大臣议论纷纷。
好像都觉得这地方真的不错,即便很多人连具体在哪儿都不知道,便纷纷附和这个观点。
朱四皱了皱眉,道:「诸位卿家,朕的祖母,难道不应该归葬于茂陵吗为何要葬在一个叫橡子岭的地方让太皇太后与大行宪宗皇帝隔开山峦安眠,你们不觉得如此做太过残忍吗」
蒋冕义正词严:「寿安太皇太后并非嫡后,按理不得系帝谥及衬太庙,也不得合葬。继后及圣母都不系帝谥,别祀奉慈殿,此乃古之定法。」
朱四皱眉诘问:「哼,你们是欺负朕孤陋寡闻,是吗朕明明知晓,从皇祖父开始,就改了这规矩,父皇在的时候,更是将太皇太后与大行英宗皇帝合葬,如此怎么叫古之定法」
大明皇帝的母亲,非嫡后的,与丈夫得以合葬,是从宪宗的母亲周太后开始。
周太后病故于弘治十七年,当时孝宗感念周太后的养育之恩,特地改变皇帝母亲非嫡后不得合葬的规矩,将周太后与英宗合葬,如此一来便形成了新规矩……此规矩自然也就成为了定例。
蒋冕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朱四冷笑一声,继续道:「至于别祀奉慈殿,朕是同意的,朕现在就问问你们,可否在茂陵为皇祖母安葬」
蒋冕此时有些招架不住了。
以这两年的观察,小皇帝一旦提到皇室礼数问题,头就很铁,不是一般人能够制止的。
此时只有杨廷和这根定海神针能把小皇帝的嚣张气焰给打压下去。
果然。
杨廷和往前走了一步,声音低沉:「陛下,茂陵已动土过两次,如今不宜再动土,以影响到上天眷顾。此有违孝子仁孙的道统礼法!「
你小皇帝不是很讲孝道吗
现在就拿点玄学的东西吓唬你。
你对祖母是尊敬,但对你祖父来说就是大不敬了!别忘了皇位是谁传给你的……从阴阳术术的角度来说,皇陵是随便想动土就能动的吗你那便宜老爹孝宗已进行过一次,把纪太后迁葬到茂陵,现在你又要来一次
你这个皇祖父还真是倒了大霉,自己的陵寝没事就被子孙后代打开往里面塞人,一代人干一次,是不是你小子死了,还没有兄弟和儿子,回头找了旁支来继承皇位,又要玩这么一出
烦不烦啊!
朱四道:「杨阁老,朕做这一切,就是为了维护孝义礼法。既然皇祖父和父皇都已经做过,那朕再做,应该不会有太多人有意见吧此事,可不是朕开的先河。」
一下子就把大臣们的意见给硬顶了回去。
朕不问这件事是否合乎法理,就说这件事是不是我爷爷和我便宜老爹都做过
既然已有先例,那就不能以我打破成规为由,把我归入胡作非为一类。
你们若是想否定这件事,就先把宪宗和孝宗的作为给否定了,同样的举措不能只针对我一个。
「诸位卿家,大丧期间,朕实在无心思与诸位争论,朕同
意不安葬在主陵,若这都有问题,那你们干脆把一身孝服除了,以后别来上朝了吧!」
朱四放出了狠话。
现在违背朕意的,就是不讲孝道,不论三纲五常,朕不需要这样不知礼法的臣子。
这次连杨廷和都没说什么。
很多人期待杨廷和这次能跟小皇帝好好据理力争,但他们明显失望了,因为杨廷和听出来了,小皇帝不过是在拿宪宗和孝宗的事作为例子,就算前面两位皇帝是为亲母争取,而当今天子为的是祖母,可能情分上不一样,但小皇帝说得没错,祖父和父亲都做过的事,那就可行,不容丝毫辩驳。
...........
...........
朝议结束,杨廷和又做了一次妥协。
这次妥协得并不彻底。
至少小皇帝承诺了,邵太后不安葬在茂陵的主陵,那就等于是臣子没争就先给争回来一些利益……
至少面子上好看了一点,但对于杨廷和身后的文官队伍来说,这就不太好解释了。
始终还是让小皇帝「得逞」。
你杨廷和到底有没有本事
天天除了妥协还会做什么今天在邵太后的事情上妥协了,那明日是否就会在兴献帝和兴献后的事情上接着妥协
杨廷和深刻感受到,队伍越来越不好带了。
翰林院内。
杨慎得知消息后,马上拿出之前那份已有很多人联名的奏疏,准备上奏劝谏皇帝。
这次却有人出来阻拦。
乃掌院学士石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