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低调!(1/2)
滨姑长江大桥是中国近年来在长江上建设的数十座桥梁中最大最高的一座,也是离长江口最近的一座!
这里江面开阔,巨轮穿梭,造桥难度也相当大。
大桥全长32.4公里,其中跨江大桥长8146米,主桥跨径1088米,是世界最大跨径的斜拉桥。创造了最深基础、最高桥塔、最长拉索、最大主跨四项世界纪录,代表了世界建桥技术的最高水平。
这座值得中国造桥人骄傲的大桥,一直期待着有一个隆重的通车典礼。
就以江南省来说,四十年前建成江城长江大桥时,举国庆祝,热闹非凡;当江音长江大桥建成时,时任总s记亲自出席了通车仪式;到杨州举行润杨大桥建成通车典礼时,国家领d人也专程出席了通车仪式。
因此,这座规模超过以往的世界级桥梁耸立在长江口时,从大桥建设者到大桥两岸的地方党政部门干部,再到大江两岸的群众,都期待有一个隆重的通车仪式,并为此进行了精心准备。
实际上去年六月,大桥就已合龙,年底大桥就已基本建成。
从今年三月份到现在,不断有媒体报道即将举行隆重的通车典礼的消息。但等到了五月份,各级领导都忙于西川的抗震救灾,而原定的奥运火炬跨江传递也已悄然来临。
火炬手举着奥运火炬跑过大桥时,全滨江人民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了大桥雄伟身姿的全景画面。而在此之前,交通部门就已悄然移开了路障,开始了试通车。日通过车辆从试通车之初的七千多辆,上升到目前的两万六千辆。
目送领导车队在警车引导下离去,吴国群心里五味杂陈。
为了今天,他和他的团队整整准备了一年。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他和团队成员先后拿出了十几套庆祝方案,甚至准备了一台盛大的庆祝大桥正式通车的文艺晚会。然而,之前的所有准备都没用上。
刚刚结束的通车活动,有关部门提醒说不是“典礼”,就是一个简短的“活动”。在大桥北收费站举行的,从开始到结束总共不到二十分钟。出席“活动”的交通运输部领导,省领导甚至都没讲话,只是剪了下彩,这座举世瞩目的大桥就“正式通车”了!
“吴局,领导们都走了,我也该回去了。”应邀赶回来出席通车“活动”的韩向柠走过来道别。
老吴同志回过神,苦笑道:“韩局,看来滨姑长江大桥又创造了一个记录。”
韩向柠下意识问:“什么记录?”
“创造了江南省乃至全国重大项目建设开通仪式最简朴的记录。”老吴同志长叹了口气,感慨地说:“不过也体现了在抗震救灾大背景下中央和省市领导力图简朴、节约的示范。”
韩向柠反应过来,深以为然地说:“如果西川没发生大地震,通车仪式一定会是一个隆重的盛典。”
“要是早知道西川会发生大地震,我还折腾什么劲儿?整整做了一年无用功,想想就憋屈。”
“要是早知道西川会地震,也不会造成那么大人员伤亡。”
“这倒是,谁晓得会发生天灾。”
“吴局,您先忙,我去跟李厅打个招呼就走。”
“今天就走?”
“咸鱼忙得三天两头回不了家,我要是不赶紧回去,谁盯着菡菡学习。”
“那你打算怎么走?”
“坐大巴呀,从这儿的大客有一大半是去东海的,很方便。”
韩向柠走过去跟李副厅长等领导打了个招呼,就搭上一辆大客车走了。
老吴同志目送走韩向柠,意识到接下来应该干点正事,毕竟他不只是大桥通车“活动”的总策划,也是长航公安局副巡视员兼长航滨江分局局长。
他调整好心情赶到大桥管理处,跟管理处负责人研究曾经的大桥建设指挥部办公用房移交事宜。随即返回局里,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搬家方案。
事实上都不需要刻意研究。
指挥部的办公楼分局领导班子成员都去过,哪个办公室将来用来做什么,大家伙儿早商量好,唯一要做的是确定几号搬家。同时要联系电信部门和上级技术部门,把电话线路和公安内网移过去。除此之外,就是联系媒体发布公告,让群众知道长航分局搬家了。
研究完搬家的事,协助老吴同志主持分局日常工作的政委盛宝成说起支援西川抗震救灾的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