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不见棺材不落泪,贼寇萧十一(2/2)
……
虽说张晋带着锦衣卫缇骑狠狠扬了一次北镇抚司的威风,但对于现在北司却没起多大的作用。
据曹化淳送来的消息称,崇祯确实有意动再次恢复锦衣卫的一些权力。至少目前锦衣卫看起来比起那些只会吃空饷,伸手要钱的饭桶更让他觉得可靠一些。
但这并不是崇祯一个人能决定的,朝中的文官集团是最大的阻碍,他们至今依旧不想给锦衣卫松开束缚。
他们宁愿再继续浪费银子重建三大营,甚至提议让朝廷多出粮饷,让各地总兵多派重兵护送漕银粮食,也不愿意在锦衣卫的问题上松开半点牙口。
曾经魏忠贤与阉党给他们的阴影实在太严重了。
若洛辰抛开皇帝与文官集团自己暗中壮大,便是名不正言不顺,要想行使锦衣卫的特权就无从谈起。
更没办法靠着锦衣卫的斤身份立场赚取大量经验点。
当然,洛辰也不是会被动忍耐的人。
……
随后不久,整个北直隶再次因为匪寇而震动。
但这次头疼的不是皇帝,而是勋戚、富商、官僚。
因为三大营的无能,又因不想让对匪寇打击力最强,却又限于规模作用有限的锦衣卫扩张恢复,朝廷只能命令各地总兵护送漕银时多增派兵马。
效果也是显而易见,虽然浪费兵力与粮响,但至少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匪寇巨盗再敢动歪心思。
可短时间内,针对勋戚、富商、官僚的劫掠案件却猛然大增,并且还经常灭口杀人。好似一时之间所有匪寇都对这些富得流油的‘贵人们’张开血盆大口。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近来才崛起的一个叫‘山中狼’的匪寇帮派,这伙匪寇的首领自称萧十一。
没人见过他的真容,因为一直戴着面具,只是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其一身少林武功奇高,破戒刀下无人能敌。
不提这伙匪寇武功高强而又神秘的首领本人,其手下的扩张速度也是快得惊人,并且成分可以说得上奇异。
在北镇抚司新任百户孟凡带领下,锦衣卫再次剿杀北直隶境内大小匪寇,而那些侥幸逃跑的匪寇之流每次总是怡好地遇上萧十一的解救,然后顺势被收编。
仿佛这萧十一故意跟在剿匪的锦衣卫屁股后面捡漏,偏偏锦衣卫仿佛无视了一般,不理不管。
因此,仅仅一个月,这号称‘山中狼’的匪寇规模已经多达五百人,并且带头抢掠富商、勋戚、官僚手下的商队、粮庄,抢人,抢粮,又抢钱,猖狂的无边。
而眼见这新冒出来的‘山中狼’胆大吃得满嘴油,其他匪寇势力自然也眼红不甘,有样学样,专挑这些真正有钱有粮,但也有势力的富商、勋戚、地主、官僚下手。
自从三大营惨败,绿林匪寇们对于朝廷最后一丝敬畏也彻底消失,以前是不敢动手,现在可真没放在眼中。
一些胆大的杀进士绅家里杀人抢粮食银子,一些胆小的只敢去扒那些人的祖坟,指望能挖出一些好东西。
这样一来,急得跳脚的自然是朝中的文官集团。
被大肆劫掠的这些目标中,抛除勋戚,地主、富商的代表不正是文官集团。更何况这年头哪一个官僚除了土地,自家没有其他一些捞钱的生意?
匪寇们此前是否真的会投李闯,威胁京师,他们未必在意。但当触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就不能忍了。
然而匪寇此时失去了对朝廷的敬畏,自然不会对这些人忌惮。结果一下手才发现,以前抢的那些平民小商贩跟这些人比起来简直就是讨饭的难民。
实际上,这年头最富有的群体,除了南方那些地主、富商,也就也京师这些‘大老爷’们最有钱。
明亡之时,李自成从北京城内掠得七千多万两的白银,这些白银全部是出于拷掠富商、勋戚、官僚、宦官,可见这帮人积累的家底何等的丰厚。
讽刺的是,崇祯末年,国库、内库空虚能跑耗子。崇祯半点钱没有,自己省吃减用,吃的少,穿的差,甚至把皇宫里“酒扈器具之金银者”都拿去变卖充作军饷。
据李清《三垣笔记》中记载,连皇宫内珍藏储存的人参等物品都拿出宫外变卖补贴国用,何等凄凉。
明亡之前,崇祯连防守北京城的士兵军饷都发不出来。只得再次厚着脸皮,连皇帝的尊严也不顾,低三下四向他的那些大臣以及那些勋戚,还有太监们请求捐助。
结果只有几个太监各自捐了五万两银子,其余官僚个个如同铁公鸡一毛不拔。然后李闯一来,刮走七千万两白银。没想到后来建奴也来,竟然还能再刮上一层。
平时一个比一个能装穷,但真正的油水是多得惊人。
匪寇发现了这点,就如同眼冒着绿光的豺狼。
今时今日,这些在朝廷中掌权的大臣,皇亲贵戚们,只要有家产与产业在北直隶之内,全部都了遭殃。
这时他们对于剿灭匪寇的决心绝对比任何人都要大,他们想起京师内真正能剿杀匪寇的锦衣卫,再也顾不得忌惮,除了继续限制司法上的权力,要权给权,要粮给粮。
他们比谁都要迫切地催促北镇抚司扩招人马,然后赶紧去把抢他们钱,抢他们粮,抢他们女人的匪寇给杀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