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南宫(1/2)
虽说河北境内整个广袤的平原地带,现在大部分区域都算是日占区,但也不是铁板一块。
自从上半年针对独立军的四路围剿落得个大败而归的下场之后,侥幸留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任上的多田骏,不断的开口向大本营申请兵力的补充,但收效却是寥寥。
这里面的原因是很多的,既有受累于五月份开始的诺门坎战役,华中方面军也在不断的向老蒋的地盘发起攻击,比如第二次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着名战役,都是在今年进行的,其中长沙会战现在还在进行之中。
有着这些大型战役的进行,相对平稳的华北,自然就得不到太大的重视了,毕竟日军的战争资源也是有限的,不可能维持那么大的战争局面。
这样一来,华北方面军的兵员跟装备的补充,速度就慢了很多。
而且,日军大本营对华北方面军的兵力补充,也不是一下子就把主要的兵力投放到京津冀地带,而是分成了几个重点,尤其是在青岛跟烟台这两个方向,无论是近卫师团,还是第4、第5、第6、第27师团的重建工作,都大大的分薄了原本就极其有限的资源。
按照大本营的说法,平津地区,只要守住几座重点的城市,确保皇军的统治依然存在,又可以从丰饶的华北平原攫取大量的物资,就可以了,没必要在平原地带过分的部署大量的兵力。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平原上无险可守,一旦盘踞在山东的独立军冲了出来,再多的兵力也挡不住独立军那犀利的攻击。
所以,与其在平原上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还不如尽快恢复青岛跟烟台两地驻军的建制,牵制住独立军的脚步,让他们分身乏术,根本无法从山东地区抽身,反而取得的效果要更好一些。
基于这种考虑,挡在独立军北上跟西进面前的,除了原本的第36师团之外,也仅仅是增加了几个独立混成旅团的编制,并没有新的师团开过来。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整个冀中、冀南一代的抗日形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虽然说,各地的抗日根据地很少占领县城,但日军除了在城市跟据点周围还有点影响力之外,大部分的区域,事实上已经属于各根据地的一部分了。
即便因为汪兆铭投敌,正在积极筹备伪国民『政府』的影响,大批原本就立场不坚定的大小军阀势力,比如孙殿英、孙良诚、庞炳勋等各部,此时都有些立场动摇,日军的魔爪始终是无法延伸到更广阔的区域内。
有着各地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存在,不管是游击队还是正规军,凌寒他们的参观学习团其实路上有可能的遇到危险的几率,小的可怜。
按照早就规划好的路线,凌寒他们第一站,来到了位于冀南的南宫。
南宫这个地方,从西汉初年就设有县治,因西周士之一的南宫适封侯于此而得名,在现在的行政区划上属于邢台市的19个县市区之一,有冀南红都之称。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南宫处于冀南平原的腹地,属于标准的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黄金十字路口。
也正是考虑到这个因素,凌寒才会把走出山东的第一站,放在了这里,毕竟凌寒他们人员众多,又有不少的骡马大车随行,即便是要横穿日占区,但交通条件还是尽量便利一点的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